9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了王蘧常先生著作稿捐赠仪式、《王蘧常文集》新书发布会、王蘧常先生法书(线上)展览开幕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出席仪式并致辞。王蘧常先生的家属,以及来自学术界、书法界、出版界、媒体界等5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王蘧常先生的学问和艺术成就。
王蘧常先生是著名的中国文史学家、哲学家和书法家,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创系元老,也是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2018年,王蘧常先生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为抢救性整理和研究王蘧常先生的学术成果和书法诗学艺术,传承和发扬王蘧常先生的学术和艺术精神,从2017年开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成立王蘧常研究会,历经五年时间,整理汇编成《王蘧常文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今年1月正式出版,全面展现了王蘧常先生在国学研究领域的成就。《王蘧常文集》共十二册,收录王蘧常所撰、注、编纂的所有著作十四种,总计427万字。包括史学著作《秦史》《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及《沈寐叟年谱》等五种年谱;子学著作《诸子学派要诠》,前人别集笺注类著作《顾亭林诗集汇注》《梁启超诗文选注》,自撰诗文别集及诗话作品《明两庐诗》《新蒲集》《抗兵集》《国耻诗话》,并辑录了王蘧常散见于报纸杂志中的单篇文章28篇。
王蘧常先生(1900-1989)
为进一步推动王蘧常先生思想研究,王蘧常先生的家属决定将他们所珍藏的王蘧常著作稿《诸子学派平论疏谊稿》《秦史稿》《秦史佚稿》捐赠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研究会,这也是王蘧常先生颇具代表性的两部著作。其中,《诸子学派平论疏谊稿》作为《诸子学派要诠》的手稿,反映了王蘧常先生在诸子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诸子学派平论疏谊稿》写于1930年,是由王蘧常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大夏大学教授先秦诸子学术的讲稿整理而来。成书后他将其送呈梁启超先生教正,梁先生不但回信嘉勉,还亲自将书名改为《诸子学派要诠》。这部著作在未出版之时,其部分内容就已经被王国维先生用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后来好几所大学也都用这本书作为诸子哲学课的教材。而捐赠的另外两部分手稿《秦史稿》《秦史佚稿》更是凝聚了王蘧常先生毕生研究的心血,也是其治学精神的真实写照——治《秦史》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由于战乱和政治运动曾两次遭毁,此次其家属捐赠的是王蘧常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不顾年老体迈重新撰写而成。
捐赠签约仪式(左:孙向晨 右:王兴孙)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指出,王蘧常先生学识渊博、文史哲兼通,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研究著称,又以书法、书学名世。《王蘧常文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对于文史哲学科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王蘧常先生的著作稿是学术和书法艺术高度融合的精品,围绕这些著作稿的进一步整理研究和宣传推广,对于推进书法艺术传播,接续文脉,弘扬优秀人文传统有着重要意义。他希望哲学学院继续努力,大力加强整理和研究王蘧常先生的著作稿,促成王蘧常先生著作稿的影印出版和展览,为进一步推进文史哲研究、推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做出贡献。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致辞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指出,王蘧常先生在世之时,非常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传承与弘扬。《王蘧常文集》的出版为中国哲学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对于推动传统学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认为,王蘧常先生家属把其手稿捐献给哲学学院,意义非凡。“中国文化传统特别强调书写,书写是中国学问的根基,书写不单单是记录思想,更是一种文脉相续,一种文化传承。像王蘧常先生这样的大学问家、大书法家,他学术手稿的意义就更加重要,这是学术与书法精品的高度结合,是中华人文传统的真正体现,必将成为哲学学院的镇院之宝,也将成为学校的珍贵典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致辞
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蘧常研究会会长吴晓明看来,应从清末碑学运动的背景下去定位王蘧常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贡献。他认为王蘧常先生是碑学运动的最后完成者,这是非常大的成就。“草书要进入碑学,非常困难,因为其在古代碑刻上极为罕见。王先生的方法有二:一是用隶书和篆书的笔法写草书,这样就使得原来‘一寸见方’的章草,在他笔下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二是饱览大量草书碑文,掌握比前贤更多的书法资料,拒绝杜撰,真正做到‘笔笔有来历’”。吴晓明认为,王蘧常先生的著作稿将为哲学学院增添异彩,使得后辈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上有非常广阔的领域。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蘧常研究会会长吴晓明发言
王蘧常先生之子、王蘧常研究会会长王兴孙介绍,父亲一生坎坷,经历了二十世纪所有的战乱、浩劫和各种风风雨雨,中年起又疾病丛生,但他终其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年轻时就立下的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志向和追求。十二册《文集》充分反映了父亲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风范,“绝大部分著作与诗篇都是他在与苦难、与清贫、与焦虑、与病痛不断争斗的状况下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著作和诗篇又都是发自于他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信仰,写他信服的事、写他尊崇的人。”王兴孙认为,让父亲的著作回归哲学学院是最好的归宿。“父亲并没有给我们子女留下多少书法作品,但我们还是收藏有他的两三部著作手稿。我们觉得这些著作稿不应由家属私藏,更不能流向市场,而应该由公立机构保存下来、珍藏起来、面向社会开展研究。”
王蘧常先生之子、王蘧常研究会会长王兴孙发言
王蘧常研究会秘书长方晶刚、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华,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蘧常研究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吴震介绍了《王蘧常文集》的整理出版过程。在全书编纂出版的过程中,以吴晓明、王兴孙为主编的编者团队搜集了大量王蘧常先生撰写于民国期间、新中国成立后尚未标点整理的原版著作,同时还发现了王蘧常先生在著作出版后的批校文字,为《文集》的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版社在原有稿件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悉心编校。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蘧常研究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吴震发言
方晶刚认为,王蘧常先生的学术活动、文艺制作与惕励修为,是当代中国精神、文化重建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先生主要著作的整理、汇编、修订和出版,旨在挖掘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这一努力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事业的一部分。李华认为,《文集》不仅全面展现了王蘧常先生的学术成就,同时也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奋斗,如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抗兵集》《国耻诗话》等作,反映了先生身陷孤岛时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堪称一代诗史。在吴震看来,翻阅《文集》最大的感触是,王先生对文史哲的融会贯通,使其看起来并不像民国初年的知识分子,而是有着明清时代传统士大夫的影子。吴震认为,捐赠的著作稿为王蘧常先生文集整理工作提供了新素材,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再出修订版。
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发言
王蘧常先生法书展(点击观展)同时在线上开幕。王蘧常研究会书学研究委员会主任王运天介绍了展出的主要书法作品,“王先生早年研究先秦诸子用的都是唐以前的金文,也曾用金文写日记,后用小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惜这些日记都毁于战火。到晚年,先生的书写风格更加老辣,独具个性。先生的‘蘧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认为,善于留白和运用印章是王蘧常先生书法的一大特色,“王先生的书法像交响乐,一般人看不懂。应将王先生的书法作品作为上海书法文化深厚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发扬光大。”
王蘧常研究会书学研究委员会主任王运天
会议分别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王蘧常研究会诗学研究委员会主任袁新,王蘧常研究会秘书长方晶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蘧常研究会常务理事林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蘧常研究会副秘书长郑召利主持。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