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岁律更新。1月14日-1月1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学科发展研讨会暨2021年度总结会顺利召开。全院教职工齐聚一堂,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哲学学科、建设“第一个复旦”,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开局之年,行稳致远
学院工会主席郭晓东主持哲学学院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院长孙向晨做学院2021年度工作总结,党委书记袁新做学院党建工作总结,副院长王新生、林晖、张双利,党委副书记陈洁、耿昭华分别汇报了一年来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和行政工作、科研和外事工作、教师工作、学生工作的情况。
工会主席郭晓东主持教职工代表大会
院长孙向晨作2021年度学院工作总结
党委书记袁新作2021年度学院党建工作总结
副院长王新生(左上)、林晖(右上)、张双利(左下),党委副书记陈洁(右下)分别介绍学院一年来工作情况
2021年是学院的关键之年,“十四五”开局,新一轮“双一流”学科、“高峰高原学科”启动建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过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学院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大学科群持续优化,艺术哲学系成立大会成功举办;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增强,新进4位教师和7位博士后,多位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立德树人持续发力,新增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PPE),多门课程获评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标杆;学术科研成果丰硕,新增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湖学与江南儒学”研究院;新增11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个项目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50部;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联合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爱丁堡大学设立“国际艺术评论大奖(IAAC)”,出版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复旦“与中国哲学”相遇》系列丛书。多项教学科研工作获得国家及社会荣誉,吴晓明教授获全国“杰出教学奖”,邓安庆教授著作获2021年“国杰基金”优秀著作奖,徐英瑾教授著作获思勉青年原创奖,莫伟民教授获法兰西共和国“学术棕榈”骑士勋章。
不忘初心,薪火赓续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师魂。2021年哲学学院有4位老师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全院在职教师中从教超过30年的共有14位。院长孙向晨向教师代表颁发了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定制纪念杯。
2021年是复旦哲学系建系65周年。65年来,学院一代代教师薪火相传、开拓创新,铸就了今天的哲学学院。学院有25位老师为学院服务超过二十年,为学院发展、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学院党委书记袁新为在学院服务超过60年的刘放桐教授颁发了感谢牌。
刘放桐教授为在学院服务超过40年的教师代表颁发感谢牌,陈学明教授、原哲学系主任孙承叔教授为在学院服务超过20年的教师代表颁发感谢牌。
孙向晨院长为最新入职的傅新毅、贺腾、刘皓滢三位老师颁发了入职纪念卡片,希望新老师传承发扬学院传统,共创卓越未来。
展望未来,勇毅前行
党委书记袁新主持哲学学院2022年学科发展研讨会。院长孙向晨向全院做了学科建设报告,介绍了“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情况和“十四五”重点发展思路等。围绕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全院教师同向发力,按学科分为四组开展了充分深入的交流讨论,共同为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育、国际交流等献计献策。
党委书记袁新主持哲学学院2022年学科发展研讨会
院长孙向晨做学科建设报告
分组交流现场
未来,哲学学院将坚持“大哲学”概念,探索中国当代哲学原创话语体系,努力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哲学学科。面向“内涵式建设”,内在优化哲学、宗教学、国学班、科学哲学与逻辑学、艺术哲学五大学科群结构,构建“矩阵式”学术管理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塑造更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学术共同体生态;面向“跨学科发展”,抓住“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机遇,构建以“中国当代哲学理论建构”为总体目标的“大哲学”格局,将“跨学科”理念贯穿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巩固重点平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际性对话”,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面思考哲学问题,参与并引领国际性哲学对话,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伙伴计划”、“国际丛书计划”、“国际艺术评论大奖”等一流国际对话中推动哲学发展,努力推动上海成为世界级哲学交流中心。